第十一章 一碗红糖水
推荐阅读:女皇要出嫁(GL)、深蓝的航线、和98年女友的情感经历、木叶之永恒之理、穿成炮灰经纪人、特种兵王:太空帝国、我在科幻世界里修仙、冲喜、大唐:开局系统让我抢婚、霸总穿成弃夫之后、
听到敲门声和喊声,余华眉宇微皱,心有疑惑,放下药碗,右手拿起放置于灶台边的匕首,直直走向大门。
“是谁?”来到大门前,余华右手握着匕首,朝着门外喊了一声,这个操蛋的年代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“老爷老爷,我们是逃荒的,请老爷行行好,给口吃的吧。”门外之人听到余华的声音,仿佛瞬间来了精神,有了力气,言语之中满是凄凉和哀求。
余华闻言,心中警惕之意更甚,逃荒难民虽然可怜,但行凶者不在少数,何况隔了一道门,虽知此话是真是假:“你们离开吧,我家没有吃的。”
“老爷,求求您了,我兄妹已经三天没吃饭了,妹儿染了风寒,不省人事,求求您了,给我们口吃的吧,我跪下给您磕头了。”门外之人不肯离去,不断哀求,说完过后,竟是传出一道道沉闷的磕头声。
这人,似乎真的是在朝崇文宅大门磕头,朝着余华磕头。
听到耳边传来的沉闷撞击声,余华深呼吸一口气,脑海之中浮现关于饥荒难民的各种记录和相关资料,心中不忍,思索一番,说道:“别磕了,你现在退到门口一丈之外。”
“是是是,老爷,我马上退。”听到余华这番话,门外之人顿时连连答应,退到大门一丈之外的距离。
“老爷,我退好了。”数秒过后,门外再次传来那人的声音。
余华右手握着匕首,打开门锁,小心翼翼把大门开了个缝隙,透过缝隙观察外面,一丈之外跪着一名少年,约莫十五六岁,身子瘦弱,蓬头垢面,头发杂乱不堪,浑身穿着破烂,男人旁边躺着一个人,身材更加瘦弱,想来便是这人的妹妹。
仔细观察一番,初步确认事情属实。
“吱!”
崇文宅正门缓缓打开,木门传出尖锐而熟悉的摩擦声,这道声音听着刺耳,却一下子令跪在地上的少年察觉到了希望。
“老爷,求您行行好,给口吃的。”感受到希望的少年,见到站在门口的余华,赶忙磕头,脑袋撞得冰冷青石地面咚咚作响。
“稍等。”
余华没有纠正对方的称呼,在这个时候,保持阶级距离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安全性,看了少年一眼,又看了看旁边昏迷的女孩,留下一句话,旋即关上大门。
少年磕了十个响头,这才停下,额头已是鲜血直流,双眼无比期待地看着紧闭的大门。
片刻过后,大门再度打开,余华端着一个蒸屉出来,里面放着一碗红糖水,一碗热水,两碗昨日剩下的白米饭,看了仍旧跪着的少年一眼,放到他前方一米处:“饭有些冷,这里有碗红糖水,给你妹妹喝下。”
交待一番,余华后退,站在一丈之外的安全距离。
“多谢老爷,老爷一定长命百岁,佛祖和菩萨保佑。”少年听闻,泪水夺眶而出,赶忙说了一连串好话。
“我不信佛,吃吧。”余华回应。
少年如获至宝般端起一碗白米饭,正准备吃,忽然想起什么,马上放下碗,从蒸屉里小心翼翼取出那碗炽热却不滚烫的红糖水,来到妹妹身边,扶起脑袋,轻轻凑到嘴边。
少年识货,比起两碗白米饭,这碗红糖水才是最珍贵的。
怀里,染了风寒陷入半昏迷状态的妹妹,仿佛嗅到了红糖的气息,张开嘴巴,小口小口喝着,仿佛吸吮母乳的婴儿般,满足而贪婪,想要更多。
“一次性不要喂太多,这样会伤了她的胃,分三次喝最好。”余华提醒道。
“是。”
少年听闻,认真点头,待喂了妹妹小半碗红糖水,便把瓷碗小心放到蒸屉里,而后把妹妹抱在怀里,不受地面寒冷侵蚀,接着端起白米饭吃了起来。
这碗几乎冰冷的白米饭,少年吃的很香,因为这是他自逃荒以来第一次见到可以被称之为饭的食物,往日吃食,皆是草根树皮之物,最好的一顿是兄妹二人路遇一家农户猪圈,从食槽里偷来的米糠煮野菜。
很快吃完,放好碗筷,没动第二碗米饭,那是给妹妹的,少年感受到腹中饥饿感消失,眼角流下了泪水,朝着余华说道:“谢谢老爷赏饭。”
“不用,你们是哪里人,我没有听说北平周边闹饥荒。”余华轻轻摇头,询问道。
“回老爷,我兄妹是从四川江油来的,去年家乡大旱,一个夏天没有下过一场雨,田地庄稼全枯死了,到了秋天,乡里到处都是饿死的人,家中九口人,爷爷、奶奶、我妈和老汉儿全死了,大哥和二哥当了兵,不知道去了哪儿,三哥来了北平,剩下我和妹妹四处逃荒,最后不得已来了北平。”
少年如实回答,边说,泪流不止,言语之中满是悲痛,话到最后,小心放下妹妹,再度朝着余华跪地,不停地磕头:“老爷,您能收下我们吗?只要给口吃的,让我们做什么都行。”
四川江油。
熟悉的腔调传来,余华闻言一愣,脑袋有些发蒙,未曾想眼前兄妹居然是老乡,看着不断磕头的少年,心中仿佛有根弦被触动,陷入沉默。
过了两秒,余华问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,多少岁?”
“回老爷,我叫徐锐,今年15,在祠堂私塾读了两年,先生给我取了一个名,我妹叫徐二丫,今年13,还没有大名。”少年徐锐心中大喜,哪里还不知道这个问题的意义,如实说道。
“东西收拾好,进来吧。”
注视着对方眼中满是希冀的光彩,余华叹了一口气,他不是无情之人,能救一个是一个,把匕首收了起来,吩咐道。
这个操蛋的年代,余华实在不忍拒绝眼前这对来自家乡的逃难兄妹,只得心软收留。
若是拒绝对方,余华清楚,在正月间的北平,这对兄妹要不了多久就会命丧街头。
所谓首善之地,善意针对的人。
但难民是人吗?
在这个年代,难民的身份地位比家畜高不了多少,介乎畜生与人之间。
不叫人。
“是谁?”来到大门前,余华右手握着匕首,朝着门外喊了一声,这个操蛋的年代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“老爷老爷,我们是逃荒的,请老爷行行好,给口吃的吧。”门外之人听到余华的声音,仿佛瞬间来了精神,有了力气,言语之中满是凄凉和哀求。
余华闻言,心中警惕之意更甚,逃荒难民虽然可怜,但行凶者不在少数,何况隔了一道门,虽知此话是真是假:“你们离开吧,我家没有吃的。”
“老爷,求求您了,我兄妹已经三天没吃饭了,妹儿染了风寒,不省人事,求求您了,给我们口吃的吧,我跪下给您磕头了。”门外之人不肯离去,不断哀求,说完过后,竟是传出一道道沉闷的磕头声。
这人,似乎真的是在朝崇文宅大门磕头,朝着余华磕头。
听到耳边传来的沉闷撞击声,余华深呼吸一口气,脑海之中浮现关于饥荒难民的各种记录和相关资料,心中不忍,思索一番,说道:“别磕了,你现在退到门口一丈之外。”
“是是是,老爷,我马上退。”听到余华这番话,门外之人顿时连连答应,退到大门一丈之外的距离。
“老爷,我退好了。”数秒过后,门外再次传来那人的声音。
余华右手握着匕首,打开门锁,小心翼翼把大门开了个缝隙,透过缝隙观察外面,一丈之外跪着一名少年,约莫十五六岁,身子瘦弱,蓬头垢面,头发杂乱不堪,浑身穿着破烂,男人旁边躺着一个人,身材更加瘦弱,想来便是这人的妹妹。
仔细观察一番,初步确认事情属实。
“吱!”
崇文宅正门缓缓打开,木门传出尖锐而熟悉的摩擦声,这道声音听着刺耳,却一下子令跪在地上的少年察觉到了希望。
“老爷,求您行行好,给口吃的。”感受到希望的少年,见到站在门口的余华,赶忙磕头,脑袋撞得冰冷青石地面咚咚作响。
“稍等。”
余华没有纠正对方的称呼,在这个时候,保持阶级距离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安全性,看了少年一眼,又看了看旁边昏迷的女孩,留下一句话,旋即关上大门。
少年磕了十个响头,这才停下,额头已是鲜血直流,双眼无比期待地看着紧闭的大门。
片刻过后,大门再度打开,余华端着一个蒸屉出来,里面放着一碗红糖水,一碗热水,两碗昨日剩下的白米饭,看了仍旧跪着的少年一眼,放到他前方一米处:“饭有些冷,这里有碗红糖水,给你妹妹喝下。”
交待一番,余华后退,站在一丈之外的安全距离。
“多谢老爷,老爷一定长命百岁,佛祖和菩萨保佑。”少年听闻,泪水夺眶而出,赶忙说了一连串好话。
“我不信佛,吃吧。”余华回应。
少年如获至宝般端起一碗白米饭,正准备吃,忽然想起什么,马上放下碗,从蒸屉里小心翼翼取出那碗炽热却不滚烫的红糖水,来到妹妹身边,扶起脑袋,轻轻凑到嘴边。
少年识货,比起两碗白米饭,这碗红糖水才是最珍贵的。
怀里,染了风寒陷入半昏迷状态的妹妹,仿佛嗅到了红糖的气息,张开嘴巴,小口小口喝着,仿佛吸吮母乳的婴儿般,满足而贪婪,想要更多。
“一次性不要喂太多,这样会伤了她的胃,分三次喝最好。”余华提醒道。
“是。”
少年听闻,认真点头,待喂了妹妹小半碗红糖水,便把瓷碗小心放到蒸屉里,而后把妹妹抱在怀里,不受地面寒冷侵蚀,接着端起白米饭吃了起来。
这碗几乎冰冷的白米饭,少年吃的很香,因为这是他自逃荒以来第一次见到可以被称之为饭的食物,往日吃食,皆是草根树皮之物,最好的一顿是兄妹二人路遇一家农户猪圈,从食槽里偷来的米糠煮野菜。
很快吃完,放好碗筷,没动第二碗米饭,那是给妹妹的,少年感受到腹中饥饿感消失,眼角流下了泪水,朝着余华说道:“谢谢老爷赏饭。”
“不用,你们是哪里人,我没有听说北平周边闹饥荒。”余华轻轻摇头,询问道。
“回老爷,我兄妹是从四川江油来的,去年家乡大旱,一个夏天没有下过一场雨,田地庄稼全枯死了,到了秋天,乡里到处都是饿死的人,家中九口人,爷爷、奶奶、我妈和老汉儿全死了,大哥和二哥当了兵,不知道去了哪儿,三哥来了北平,剩下我和妹妹四处逃荒,最后不得已来了北平。”
少年如实回答,边说,泪流不止,言语之中满是悲痛,话到最后,小心放下妹妹,再度朝着余华跪地,不停地磕头:“老爷,您能收下我们吗?只要给口吃的,让我们做什么都行。”
四川江油。
熟悉的腔调传来,余华闻言一愣,脑袋有些发蒙,未曾想眼前兄妹居然是老乡,看着不断磕头的少年,心中仿佛有根弦被触动,陷入沉默。
过了两秒,余华问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,多少岁?”
“回老爷,我叫徐锐,今年15,在祠堂私塾读了两年,先生给我取了一个名,我妹叫徐二丫,今年13,还没有大名。”少年徐锐心中大喜,哪里还不知道这个问题的意义,如实说道。
“东西收拾好,进来吧。”
注视着对方眼中满是希冀的光彩,余华叹了一口气,他不是无情之人,能救一个是一个,把匕首收了起来,吩咐道。
这个操蛋的年代,余华实在不忍拒绝眼前这对来自家乡的逃难兄妹,只得心软收留。
若是拒绝对方,余华清楚,在正月间的北平,这对兄妹要不了多久就会命丧街头。
所谓首善之地,善意针对的人。
但难民是人吗?
在这个年代,难民的身份地位比家畜高不了多少,介乎畜生与人之间。
不叫人。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an14.com/xs/5/5242/4328266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an14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