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一章 工具!
推荐阅读:女皇要出嫁(GL)、深蓝的航线、和98年女友的情感经历、木叶之永恒之理、穿成炮灰经纪人、特种兵王:太空帝国、我在科幻世界里修仙、冲喜、大唐:开局系统让我抢婚、霸总穿成弃夫之后、
“很不错。”叶企孙听闻,对余华愈发充满好感。
“余同学,你的梦想是什么?”陈寅恪接过话头,继续问道。
“以前是得过且过,活下去便好。”
余华双眼微微出神,轻声自语,先给出前世自己十八岁时的梦想,顿了顿,面容变得些许严肃:“现在……燃烧自己,攀登科学巅峰,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。”
燃烧自己,攀登科学巅峰,为中华之崛起努力。——在场四人纷纷感受到这番话之中蕴含的东西,全都为之一怔,看向余华的眼神变了变。
敢于攀登科学巅峰的‘梦想’,在场所有人还是第一次听见。
以中华人之身份,登上科学巅峰,超越世界范围的无数科学家,可能吗?
不知道。
如果是一名普通人说这种话,旁人只会发出嘲笑,露出不屑的目光,可说这话的人是余华,华罗庚之徒,联考状元,在高中阶段便发表数学论文的天才学子。
“攀登科学巅峰……”叶企孙喃喃自语。
“燃烧自己。”梅贻琦眼中露出光芒。
闻一多静静凝望这名年轻学生,凝望着这名犹如骄阳般的天才学子,他得承认,担任清华教授这么多年以来,自己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学子。
其梦想之高远,其梦想之宏大,令人为之仰望。
若无意外,此子,将来必成大器。
“余同学,我们期待着你实现这个梦想的时候。”陈寅恪深呼吸一口气,回过神来,双眼看着面前身姿挺拔的余华,心中透出一丝认可和肯定,送上祝福,不管这个梦想是否能够实现,至少余华敢想敢提。
这是旁人无法做到的,包括他曾经教授过的诸多学生。
“华谢先生之言。”余华作揖行礼。
“我的问题问完了,余同学,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,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,这是国立清华的校训,望你日后践行校训,成为中华之中流砥柱,当一名真君子。”
陈寅恪望着余华,面容严肃,正声说道:“欢迎你成为清华的一员。”
话落,右手打开放在桌案之上的盒子,取出放置于里面的印章,印章刻有【国立清华大学】字样,这是清华的校印,象征官方身份。
余华的保送生入学面试通过了。
闻一多喜欢余华的性子,叶企孙因余华对核物理学的了解而充满好感,梅贻琦在余华对清华的评价中心情舒服,加之华罗庚的缘故,同样满怀好感,作为主面试官的陈寅恪在问完所有问题后,更是第一时间盖下国立清华大学的官方印章,予以通过。
毫无疑问,四位大佬对于余华的初次印象极佳。
面试环节通过,意味着余华正式被国立清华大学录取,成为一名1937年的‘准大学生’,随后,余华由学校工作人员引领,前往学校招生处办理录取手续和学籍档案等程序。
现在的保送制度与后世的保送制度存在很大差异,后世华夏高校保送程序,一般是由学校向上级教育部门提交拟录取的保送生名单,办理录取手续,经上级部门审核后最终决定是否录取,经上级部门同意录取,再向录取学生发放录取通知书,等开学之时,学生凭借录取通知书办理学籍档案。
学籍档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对学生而言,学籍就是学习生涯的生命。
而现在,不好意思,清华自己就办了。
作为上级部门的北平教育署根本无权插手。
官方程序无疑是繁琐且复杂的,尽管有梅贻琦校长大开绿灯,以及招生工作人员一对一协助,余华仍旧耗费一个下午的时间,才把学籍档案和录取手续等各种事情办好。
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级算学系大学一年级学生——这是余华的学籍信息。
待学籍档案和录取手续办理完毕后,招生办工作人员顺便把国立清华给余华的专属待遇一并搞定。
如今,余华只需要等待六月一号,就能收到来自于象征着‘鲤鱼跃龙门’的国立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。
这是无数学子魂牵梦绕的录取通知书,跨越百年,数以百万计的学生,都在为了考取清北而努力。
余华也算获得了对高中生来说的至高荣誉。
清华西院,第28号屋,书房。
“各种手续这些都办好了?”华罗庚坐在书桌后,右手握着钢笔,桌面摆放《数学年报》,一边撰写有价值的数学知识,一边向刚刚进门站在桌前的余华说道。
“都办好了。”余华背脊挺直,上前一步,将一個印有大前门的箱子放在桌案之上,里面装了二十包大前门。
“不错……你小子,怎么花钱买这东西?”摘抄数学年报上最新研究内容的华罗庚,心里正为余华高兴,忽然察觉到桌上的动静,停笔,抬起头,立马见到大前门的标志,眉宇微皱。
大前门牌香烟,俗称前门楼子,市面上流传的高档烟种之一,价格不菲,这一箱大前门可不是一笔小钱,足有五块大洋左右。
要知道,他平常抽的都是国产飞鹤,五块大洋能买八十包,整整四箱。
“这是孝敬师父您的,这么久了,一直都没买什么,心里过不去,我向学校预支了10块大洋的奖学金,去外面买了这些烟。”
余华嘿嘿一笑,人情世故这种东西还是要有的:“对了,师母没看见。”
“你的心意我收下了,这次就算了,以后不要再买烟,生活不易,当勤俭节约,不要大手大脚。”看着余华真诚而实在的笑容,华罗庚轻轻摇头,想要生气,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,只能作罢,劝诫道。
“明白,师父,如果被发现了,千万别把我供出来,要不然就没人给您买烟了。”余华点头,随即将整箱大前门拿起,藏在书架下面,师母吴筱元不喜欢师父抽太多烟,要是让她抓住自己买烟给师父,得,直接完蛋。
在外面,师父最大。
在家里,师母才是主管一切的至高存在,拥有无上权力和威严。
“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学习?”听到这番话,华罗庚哭笑不得,轻轻摇头,心中满是欣慰,关心道。
余华藏好整箱大前门,起身,行了个礼,轻声说道:“徒弟想请十五天假,有个重要事情要处理。”
“好,不过要注意安全,最近北平的局势越来越严肃,我认为日本人近期就要动手了。”
华罗庚点了点头,仔细嘱咐,紧接着,打开抽屉,取出一本笔记本放在桌面:“这是我对数论的理解,里面有很多关于数论的知识,闲暇时间多看看。”
余华拿起这本笔记本,翻开第一页,上面赫然写着《数论导引概要》一行字,见到这个标题,整个人顿时怔住,乖乖,自己手中这本《数论导引概要》,很可能是《数论导引》的手稿!
《数论导引》,华罗庚著作之一,里面蕴含的数论知识极其丰富,在1957年正式发表,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,地位和影响力仅次于《堆垒素数论》。
不出意外的话,手中这本满是华罗庚个人字迹凝聚其心血的笔记本,便是数论导引的手稿,其珍贵程度丝毫不亚于同等体积的黄金。
这可是知识!
万金不换的珍贵知识。
在后世,关于数论的著作可谓一抓一大把,那时的学生只要肯,就能从淘宝上买到各种数学著作,然而,在如今这个年代,数论著作少之又少,对于普通学生而言,获取渠道之难,丝毫不亚于大海捞针。
华罗庚将这本原始手稿给他的意义,完全不亚于后世的院士大佬,将一个足以出重大成果的桃子,亲手送给自己。
“学生谢师之恩。”余华内心明白这本手稿的份量,收好笔记本,背脊挺直,朝着师父华罗庚作揖行礼。
“去吧,注意安全。”华罗庚笑了笑,面容温和,没有出言留下余华,因为他知道余华的心被另外一件事情牵挂着。
余华深呼吸一口气,没有拖泥带水,最后行了一个礼,转身告别华罗庚,拿着极其珍贵的原始手稿离去。
清华西门外,一辆别克汽车还在等着他。
……
时间转瞬到了五月下旬,平津地区的态势区域平稳,第二十九军绝大多数官兵每天如同看戏般,观看防区外的小鬼子进行一次次毫无意义的军事演习,这些天来,他们已经熟悉了小鬼子的演习行为,上午九点准时开始,十一点半结束,中午吃饭休息,下午一点半准时开始。
日复一日,精准到秒。
然而,很多人看不出其中的凶险,包括久经沙场拥有丰富存活经验的老兵和军官,日军严谨到令人发指的纪律性,让二十九军很多将士都无法理解,唯有高层将领,才明白这样的军队拥有何等恐怖的战斗力。
长达数月的军事‘对峙’,一次又一次的军事演习,让许多底层部队放松了警惕和戒备,每天如同听戏曲般,看着小鬼子的曹长和小队长叽里呱啦一顿说,指挥其他小鬼子进行演习动作,偶尔调侃一下小鬼子们的动作多么滑稽,手里的三八大盖比身子还长一截。
宋哲元安心待在乐陵老家养病,他已经厌倦了与日本人周旋和纠缠的生活,认为第二十九军十万人的战斗力能够保护北平和天津,对于数量已经明显有所增加的日军仍旧毫不担心,来自于副军长秦德纯和第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对日军担忧的报告,也置之不理。
长达两年多的对峙,日本人经常咄咄逼人后,立马变得温和平静,已经摸清楚日本人脾气和性格的宋哲元,并不认为小鬼子会开启战端,二十九军这么多部队可不是吃素的。
在宋哲元安心养病的时候,另一边,张自忠终究没能抵挡住内心的诱惑,嗯,来自于日本军工重地的诱惑。
矜持近半个月,日本人给他去日本考察的目标,在大阪兵工厂,三菱重工,石川岛播磨重工三处军工重地的基础上,新增加了名古屋兵工厂的参观权限。
四大兵工厂,日本军工核心重地,这是日军武器装备的来源之处,作为中华军人的张自忠,尽管明白日本人不怀好意,即将在近期发动战争,可他还是忍不住。
如果能一窥日本军工奥妙,为中华所用,那对中华将有多么的帮助?
这是日本人的阴谋,可张自忠还是选择上勾,他必须要去看看,从军工领域看看中华和日本的差距在哪里。
五月二十日,张自忠和随行副官等人,坐上前往日本的轮船,离开天津城,紧接着,中华工业领域发生一件大事,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商讨和研究,中华工业部门最终联合中华工程师学会和各地工业,决定将《中华机械制图》正式列为国家机械制图标准,推行全国。
对工业领域和机械领域而言,这绝对是一件大事,丝毫不亚于当年的车同轨,书同文,建立统一的制图标准,这样的举动堪称历史性时刻,意味着中华工业向前跨越了一大步。
伴随着中华机械制图正式推广,成为国家机械制图标准,张三这个名字再次响彻工业界,引起民间诸多人士的热议,不少人对于张三先生简直推崇到极致,但凡是个明眼人,就能看出中华机械制图的意义和重要性。
“混蛋!为什么还没有找到这个张三?难道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?像西游记的孙悟空一样?这真是一个耻辱!”东交民巷办公室内,土肥圆怒目圆瞪,狠狠地将手里这份申报拍在桌案上,传出巨大的声响,面前站着的廖雅权噤若寒蝉,低着头,大气都不敢喘。
在别人面前,她是至高无上的女皇,一句话就能人头落地,一个眼神就能改变别人的一生,但在土肥圆面前,她只是一个工具。
一个还算趁手却随时可以替换的工具。
如今,身为工具的她,并没能起到一个工具该起到的作用,如果继续下去,等待她的将是——‘替换’。
“自从帝国占领东三省,中华就失去了工业制造能力和工业标准,硬件和软件方面全部退回到二十年代,在帝国的努力下,他们甚至连工业的制图标准都无法统一,为什么,为什么这个张三能懂这些被帝国封锁的东西?!我们这十多年来的努力,全都白费了!”
“混蛋!”
土肥圆的怒火并没有平息,反到如同海浪般一波接着一波。
“余同学,你的梦想是什么?”陈寅恪接过话头,继续问道。
“以前是得过且过,活下去便好。”
余华双眼微微出神,轻声自语,先给出前世自己十八岁时的梦想,顿了顿,面容变得些许严肃:“现在……燃烧自己,攀登科学巅峰,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。”
燃烧自己,攀登科学巅峰,为中华之崛起努力。——在场四人纷纷感受到这番话之中蕴含的东西,全都为之一怔,看向余华的眼神变了变。
敢于攀登科学巅峰的‘梦想’,在场所有人还是第一次听见。
以中华人之身份,登上科学巅峰,超越世界范围的无数科学家,可能吗?
不知道。
如果是一名普通人说这种话,旁人只会发出嘲笑,露出不屑的目光,可说这话的人是余华,华罗庚之徒,联考状元,在高中阶段便发表数学论文的天才学子。
“攀登科学巅峰……”叶企孙喃喃自语。
“燃烧自己。”梅贻琦眼中露出光芒。
闻一多静静凝望这名年轻学生,凝望着这名犹如骄阳般的天才学子,他得承认,担任清华教授这么多年以来,自己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学子。
其梦想之高远,其梦想之宏大,令人为之仰望。
若无意外,此子,将来必成大器。
“余同学,我们期待着你实现这个梦想的时候。”陈寅恪深呼吸一口气,回过神来,双眼看着面前身姿挺拔的余华,心中透出一丝认可和肯定,送上祝福,不管这个梦想是否能够实现,至少余华敢想敢提。
这是旁人无法做到的,包括他曾经教授过的诸多学生。
“华谢先生之言。”余华作揖行礼。
“我的问题问完了,余同学,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,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,这是国立清华的校训,望你日后践行校训,成为中华之中流砥柱,当一名真君子。”
陈寅恪望着余华,面容严肃,正声说道:“欢迎你成为清华的一员。”
话落,右手打开放在桌案之上的盒子,取出放置于里面的印章,印章刻有【国立清华大学】字样,这是清华的校印,象征官方身份。
余华的保送生入学面试通过了。
闻一多喜欢余华的性子,叶企孙因余华对核物理学的了解而充满好感,梅贻琦在余华对清华的评价中心情舒服,加之华罗庚的缘故,同样满怀好感,作为主面试官的陈寅恪在问完所有问题后,更是第一时间盖下国立清华大学的官方印章,予以通过。
毫无疑问,四位大佬对于余华的初次印象极佳。
面试环节通过,意味着余华正式被国立清华大学录取,成为一名1937年的‘准大学生’,随后,余华由学校工作人员引领,前往学校招生处办理录取手续和学籍档案等程序。
现在的保送制度与后世的保送制度存在很大差异,后世华夏高校保送程序,一般是由学校向上级教育部门提交拟录取的保送生名单,办理录取手续,经上级部门审核后最终决定是否录取,经上级部门同意录取,再向录取学生发放录取通知书,等开学之时,学生凭借录取通知书办理学籍档案。
学籍档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对学生而言,学籍就是学习生涯的生命。
而现在,不好意思,清华自己就办了。
作为上级部门的北平教育署根本无权插手。
官方程序无疑是繁琐且复杂的,尽管有梅贻琦校长大开绿灯,以及招生工作人员一对一协助,余华仍旧耗费一个下午的时间,才把学籍档案和录取手续等各种事情办好。
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级算学系大学一年级学生——这是余华的学籍信息。
待学籍档案和录取手续办理完毕后,招生办工作人员顺便把国立清华给余华的专属待遇一并搞定。
如今,余华只需要等待六月一号,就能收到来自于象征着‘鲤鱼跃龙门’的国立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。
这是无数学子魂牵梦绕的录取通知书,跨越百年,数以百万计的学生,都在为了考取清北而努力。
余华也算获得了对高中生来说的至高荣誉。
清华西院,第28号屋,书房。
“各种手续这些都办好了?”华罗庚坐在书桌后,右手握着钢笔,桌面摆放《数学年报》,一边撰写有价值的数学知识,一边向刚刚进门站在桌前的余华说道。
“都办好了。”余华背脊挺直,上前一步,将一個印有大前门的箱子放在桌案之上,里面装了二十包大前门。
“不错……你小子,怎么花钱买这东西?”摘抄数学年报上最新研究内容的华罗庚,心里正为余华高兴,忽然察觉到桌上的动静,停笔,抬起头,立马见到大前门的标志,眉宇微皱。
大前门牌香烟,俗称前门楼子,市面上流传的高档烟种之一,价格不菲,这一箱大前门可不是一笔小钱,足有五块大洋左右。
要知道,他平常抽的都是国产飞鹤,五块大洋能买八十包,整整四箱。
“这是孝敬师父您的,这么久了,一直都没买什么,心里过不去,我向学校预支了10块大洋的奖学金,去外面买了这些烟。”
余华嘿嘿一笑,人情世故这种东西还是要有的:“对了,师母没看见。”
“你的心意我收下了,这次就算了,以后不要再买烟,生活不易,当勤俭节约,不要大手大脚。”看着余华真诚而实在的笑容,华罗庚轻轻摇头,想要生气,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,只能作罢,劝诫道。
“明白,师父,如果被发现了,千万别把我供出来,要不然就没人给您买烟了。”余华点头,随即将整箱大前门拿起,藏在书架下面,师母吴筱元不喜欢师父抽太多烟,要是让她抓住自己买烟给师父,得,直接完蛋。
在外面,师父最大。
在家里,师母才是主管一切的至高存在,拥有无上权力和威严。
“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学习?”听到这番话,华罗庚哭笑不得,轻轻摇头,心中满是欣慰,关心道。
余华藏好整箱大前门,起身,行了个礼,轻声说道:“徒弟想请十五天假,有个重要事情要处理。”
“好,不过要注意安全,最近北平的局势越来越严肃,我认为日本人近期就要动手了。”
华罗庚点了点头,仔细嘱咐,紧接着,打开抽屉,取出一本笔记本放在桌面:“这是我对数论的理解,里面有很多关于数论的知识,闲暇时间多看看。”
余华拿起这本笔记本,翻开第一页,上面赫然写着《数论导引概要》一行字,见到这个标题,整个人顿时怔住,乖乖,自己手中这本《数论导引概要》,很可能是《数论导引》的手稿!
《数论导引》,华罗庚著作之一,里面蕴含的数论知识极其丰富,在1957年正式发表,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,地位和影响力仅次于《堆垒素数论》。
不出意外的话,手中这本满是华罗庚个人字迹凝聚其心血的笔记本,便是数论导引的手稿,其珍贵程度丝毫不亚于同等体积的黄金。
这可是知识!
万金不换的珍贵知识。
在后世,关于数论的著作可谓一抓一大把,那时的学生只要肯,就能从淘宝上买到各种数学著作,然而,在如今这个年代,数论著作少之又少,对于普通学生而言,获取渠道之难,丝毫不亚于大海捞针。
华罗庚将这本原始手稿给他的意义,完全不亚于后世的院士大佬,将一个足以出重大成果的桃子,亲手送给自己。
“学生谢师之恩。”余华内心明白这本手稿的份量,收好笔记本,背脊挺直,朝着师父华罗庚作揖行礼。
“去吧,注意安全。”华罗庚笑了笑,面容温和,没有出言留下余华,因为他知道余华的心被另外一件事情牵挂着。
余华深呼吸一口气,没有拖泥带水,最后行了一个礼,转身告别华罗庚,拿着极其珍贵的原始手稿离去。
清华西门外,一辆别克汽车还在等着他。
……
时间转瞬到了五月下旬,平津地区的态势区域平稳,第二十九军绝大多数官兵每天如同看戏般,观看防区外的小鬼子进行一次次毫无意义的军事演习,这些天来,他们已经熟悉了小鬼子的演习行为,上午九点准时开始,十一点半结束,中午吃饭休息,下午一点半准时开始。
日复一日,精准到秒。
然而,很多人看不出其中的凶险,包括久经沙场拥有丰富存活经验的老兵和军官,日军严谨到令人发指的纪律性,让二十九军很多将士都无法理解,唯有高层将领,才明白这样的军队拥有何等恐怖的战斗力。
长达数月的军事‘对峙’,一次又一次的军事演习,让许多底层部队放松了警惕和戒备,每天如同听戏曲般,看着小鬼子的曹长和小队长叽里呱啦一顿说,指挥其他小鬼子进行演习动作,偶尔调侃一下小鬼子们的动作多么滑稽,手里的三八大盖比身子还长一截。
宋哲元安心待在乐陵老家养病,他已经厌倦了与日本人周旋和纠缠的生活,认为第二十九军十万人的战斗力能够保护北平和天津,对于数量已经明显有所增加的日军仍旧毫不担心,来自于副军长秦德纯和第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对日军担忧的报告,也置之不理。
长达两年多的对峙,日本人经常咄咄逼人后,立马变得温和平静,已经摸清楚日本人脾气和性格的宋哲元,并不认为小鬼子会开启战端,二十九军这么多部队可不是吃素的。
在宋哲元安心养病的时候,另一边,张自忠终究没能抵挡住内心的诱惑,嗯,来自于日本军工重地的诱惑。
矜持近半个月,日本人给他去日本考察的目标,在大阪兵工厂,三菱重工,石川岛播磨重工三处军工重地的基础上,新增加了名古屋兵工厂的参观权限。
四大兵工厂,日本军工核心重地,这是日军武器装备的来源之处,作为中华军人的张自忠,尽管明白日本人不怀好意,即将在近期发动战争,可他还是忍不住。
如果能一窥日本军工奥妙,为中华所用,那对中华将有多么的帮助?
这是日本人的阴谋,可张自忠还是选择上勾,他必须要去看看,从军工领域看看中华和日本的差距在哪里。
五月二十日,张自忠和随行副官等人,坐上前往日本的轮船,离开天津城,紧接着,中华工业领域发生一件大事,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商讨和研究,中华工业部门最终联合中华工程师学会和各地工业,决定将《中华机械制图》正式列为国家机械制图标准,推行全国。
对工业领域和机械领域而言,这绝对是一件大事,丝毫不亚于当年的车同轨,书同文,建立统一的制图标准,这样的举动堪称历史性时刻,意味着中华工业向前跨越了一大步。
伴随着中华机械制图正式推广,成为国家机械制图标准,张三这个名字再次响彻工业界,引起民间诸多人士的热议,不少人对于张三先生简直推崇到极致,但凡是个明眼人,就能看出中华机械制图的意义和重要性。
“混蛋!为什么还没有找到这个张三?难道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?像西游记的孙悟空一样?这真是一个耻辱!”东交民巷办公室内,土肥圆怒目圆瞪,狠狠地将手里这份申报拍在桌案上,传出巨大的声响,面前站着的廖雅权噤若寒蝉,低着头,大气都不敢喘。
在别人面前,她是至高无上的女皇,一句话就能人头落地,一个眼神就能改变别人的一生,但在土肥圆面前,她只是一个工具。
一个还算趁手却随时可以替换的工具。
如今,身为工具的她,并没能起到一个工具该起到的作用,如果继续下去,等待她的将是——‘替换’。
“自从帝国占领东三省,中华就失去了工业制造能力和工业标准,硬件和软件方面全部退回到二十年代,在帝国的努力下,他们甚至连工业的制图标准都无法统一,为什么,为什么这个张三能懂这些被帝国封锁的东西?!我们这十多年来的努力,全都白费了!”
“混蛋!”
土肥圆的怒火并没有平息,反到如同海浪般一波接着一波。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an14.com/xs/5/5242/4328460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an14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